——访淮滨县委书记吴刚
“2011年是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可圈可点的一年,全年完成引进省外资金项目38个,其中当年新引进资金项目22个;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2.88亿元,完成目标任务的107.3%;实际利用外资2150万美元,完成目标任务107.5%;对外贸易出口588万美元,完成目标任务的117.6%。”淮滨县委书记吴刚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,言谈中充满了喜悦。
“总体上看,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。一是围绕拉长链条,产业选商。二是划定主要区域,驻点请商。三是整合人脉资源,亲情招商。四是做足项目储备,项目迎商。五是健全奖惩机制,合力引商。六是提高服务质量,环境留商。”
据介绍,淮滨县通过强力建设产业集聚区、淮河文化开发区、教育园区、造船园区及乡镇民营工业园,打造载体。加强服务,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下,理顺关系、简化手续、减少环节、提高效率。逐步形成企业发展,财政增收、部门获利的良性循环,大力营造全民招商、亲商、护商的良好氛围,使客商真正引得来,留得住,能发展;达到开放带动、纵深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效应。
“2012年全县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,外贸出口650万美元、实际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、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亿元。三项指标均比上年增长30%以上。至少新上1至3个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。”
为确保圆满完成以上目标任务,吴刚向记者介绍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各项工作:
——完善机制,狠抓项目落地。在全县开展“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”活动,切实提高签约项目合同履约率、资金到位率、项目开工率。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、分级负责机制、跟踪督察机制。
——优化结构,围绕主导产业强力推动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。紧盯世界500强、国内500强、央企和行业知名企业,加强对其产业布局、投资趋向分析,建立重要客商资源库和知名企业信息库,建立完善重点客商跟踪制度。重点突出产业招商,力争在酿酒、造船、纺织服装、食品四大主导产业招商中取得重大成效。
——统筹安排,办好招商引资活动。按照统一搭台,统筹安排,资源共享的原则,突出招商活动目的性、实效性,提升招商活动水平。除积极参加省市统一组织的招商活动外,认真组织好由县委、县政府组办的信阳——天津河南商会联谊会,中华蒋姓文化根亲联谊会,第二届淮河文化周活动和酿酒产业、造船产业、纺织产业、食品产业的专项招商推介会。在办好大活动的同时,要更加注重小分队专业招商。积极行动,尽快完成与经济发达地区缔结一个友好县市,并选派干部赴当地挂职锻炼,全面提升全县干部的对外开放素质。
——打造载体,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。产业集聚区既是招商引资的主体又是项目落地的载体。要突出综合服务配套,大幅提升综合服务能力,同时加快各类园区和固城、新里、张庄、马集等民营工业园建设,更好地发挥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功能。进一步完善项目谋划招商、落地服务机制,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择地落户产业集聚区的政策措施,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推进,推动产业和项目主要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、集群发展。
吴刚最后强调,为了强化保障措施,淮滨县将加强组织领导、完善激励机制、营造良好氛围。重点在产业集聚区推行“零阻碍”“一站式”和“四集中”(即“情况集中咨询、项目集中办理、问题集中办结、投诉集中处理”)服务制度,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;在全县广泛开展“十佳优质服务单位”评选活动,迅速打造优化活力开放淮滨的新环境;大力开展“争当文明市民”活动,全力提升市民素质,树立活力开放淮滨新形象;着力开展“走出去,引进来”比赛。通过互相交流,互相学习,达到取长补短,共同提高的目的,迅速在全县掀起你追我赶、争先创优的竞争热潮,在全社会营造扩大开放、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。
上一篇:信阳第二十届国际茶文化节特别报
下一篇:信阳毛尖如何泡?